English

人才战略为大庆发展添后劲

干部选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 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
2001-02-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许知春 王忠一 本报记者 李海秀 我有话说

“干部选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句近年来在大庆市流传的顺口溜,反映了大庆市实施人才战略、进行干部制度改革的积极社会反响。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为大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实行领导干部“公选公示”

搭起“擂台”,实行领导干部“公选公示”,是大庆市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一步。去年大庆市委“公选公示”干部有市教委主任、文化局长等30个正、副处级干部的职位和157个正副科级岗位,通过笔试、面试和德、能、勤、绩的考核,层层淘汰。全市有485人报名参加处级干部的考核,还有1676人参加科级干部的角逐。在30名当选的处级干部中,本科学历的占70%,破格提拔的占40%,平均年龄只有32.2岁。这些“公选”干部经市委确认后,还要将他们的照片和基本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示”。用这个办法,大庆市委近两年分89批,公选公示了1307名干部。“公选”的干部经过群众“关”后,需试用一年。实践证明,经过公选公示的干部素质高,过得硬。今年黑龙江省副厅级干部“公选”中,有7名大庆市干部正式走上省厅级领导岗位。

内育外求蓄水储备

内育外求,蓄水储备,是大庆市实施人才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他们狠抓内部培养,每年都拿出上千万元的资金,挑选百名人才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深造学习。几年来,已有近4万人接受了各种学习培训。同时他们还选送3200多人到厦门、无锡、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培训和挂职锻炼。此外,他们外求广揽,将国内外各类可聘可请的人才列入人才库。市委书记刘海生常说“不求人才惟我所有,只求人才为我所用。”今年他们以多种形式聘请专家和专业人才三百多人。并拿出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大庆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进行修定和完善。代市长王志斌说,我们要用最优惠的政策,造出“洼地”效应,让国内外顶级人才流进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发明人季庆瑞教授被请来后,在大庆推广了近4000栋温室,得到市政府的奖励。

既要“蓄水”,又要让“水”流动起来。大庆市通过开办人才集市,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引入竞争机制,同时推行人事代理制度,使人才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目前全市600多个单位进入了人才市场,有1万多人到人才市场求职。

双向受益

人才战略的实施已达到双向受益的效果。由于大庆市拥有适宜发展的空间,来大庆投资创业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绝大多数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满意的发展。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由于引进了清华、哈工大、中科院等大批院校、院所人才的加盟,使我国最北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迅速发展,去年前10个月,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0亿元,拉动地方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以高科技农牧业为主的吉泰实业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潘会滨受邀来大庆创业后,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年加工农副产品10万吨,去年仅出口玉米就有20万吨,出口创汇2600万美元。大庆金锣集团引来的“菊花王”、“礼品西瓜王”、“农药王”、“垃圾处理王”等许多人才的才华都得到充分施展。由于人才战略的实施,大庆市的发展逐年上台阶: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递增8.5%,1999年实现递增8.8%,2000年突破9%。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